各業務板塊業績亮點
科思創:銷售額同比增長18.9%至47億歐元
集團銷售額攀升至47億歐元(+18.9%);
EBITDA達到5.47億歐元(-33.0%),高于先前指引;
凈利潤達到1.99億歐元(-55.7%);
自由經營現金流(FOCF)降至負4.62億歐元。
在銷售價格上漲的背景下,功能材料業務板塊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25.8%至25億歐元。
解決方案和特殊化學品業務板塊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11.0%至22億歐元。
索爾維:凈銷售額34.77億歐元 32.6%內生式增長
2022年第二季度凈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內生式增長+32.6%。增長由橫跨所有關鍵市場的強勁需求拉動,包括汽車、航空航天、消費品和電子工業。
與2021年第二季度相比,各業務板塊銷售均有明顯增長:材料+38%,化學品+27%,解決方案+33%。
2022年第二季度基本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8.64億歐元,刷新記錄,與去年同期相比內生式增長+35%,反映銷量增長和定價提升。
各業務板塊的內生式EBITDA增長為:解決方案+58%,材料+45%,化學品+18%。
瓦克化學:銷售額21.7億歐元,同比增長45%
瓦克集團2022年第二季度實現銷售額21.7億歐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產品組合效應良好,銷售量上升,以及美元較上年同期走高帶來的匯率變化等因素對銷售額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瓦克4個業務部門均為銷售額增長做出貢獻。其中
多晶硅業務的增長尤其顯著,產品價格提高使該業務部門銷售額較上年同期提升68%。
瓦克有機硅與瓦克聚合物兩大化學業務部門,銷售額亦分別增長逾40%,例如用于膠粘劑與工業涂料的產品,需求量增幅尤其顯著。
生物技術產品及精細化學品業務的發展也非常穩健,銷售額增長16%。
價格提高,產品結構效應良好,令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升至6.258億歐元,同比幾近翻番。
瓦克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賀達(Christian Hartel)表示:“為加速增長,我們正在加大對產能擴建以及新產品與新應用開發的投資力度。過去數月來,我們在上述領域啟動了一系列項目,其中包括:
挪威霍拉生產基地正在籌備擴大金屬硅產能;
印度帕納加爾(Panagarh)的新生產基地不久前落成投產,可滿足市場對硅橡膠的需求增長;
博格豪森生產基地的有機硅產能也在擴建之中;
在美國,我們啟用了一個地區創新中心,將針對高科技應用開發生物技術及有機硅特種產品;
在慕尼黑,一個專注于生物技術業務的研究中心現已動工。”
LG化學:銷售額12.2399萬億韓元,同比增長7%
銷售額:12.2399萬億韓元
營業利潤:8785億韓元
與上一季度相比,銷售額增長5.6%,營業利潤減少14.3%。
與去年同期相比,銷售額增長7%,營業利潤減少59%。
各業務板塊表現如何?
石油化學
銷售額:5.9876萬億韓元;營業利潤:5132億韓元。
第二季度仍憑借光伏薄膜用POE及紙尿褲SAP等差異化優質產品組合,實現了穩定的收益性。
尖端材料
銷售額:2.0184萬億韓元;營業利潤:3354億韓元。
由于電池材料出貨量擴大及原材料價格上漲,銷售價格持續攀升,第二季度實現了季度最高銷售額。隨著高鎳正極材料、OLED材料、半導體材料等高收益性產品出貨量的增加及良好的匯率環境等影響,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改善。
LG新能源
銷售額:5.0706萬億韓元;營業利潤:1956億韓元。
隨著電動汽車圓柱型電池銷量的增加,以及為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而擴大的金屬聯動協議,與上一季度相比銷售額有所增加。但受疫情防控及全球物流危機等影響,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塞拉尼斯:凈銷售額25億美元,同比增長13%
公司在第二季度實現凈銷售額25億美元,環比下降2%,比去年同期增長13%。價格繼續增長2%;合并營業利潤4.83億美元和調整后息稅前利潤6.46億美元。
2022年第二季度各業務部概覽
工程材料↓
凈銷售額創歷史新高,為9.48億美元,分別得益于價格環比增長6%和銷量環比增長1%,并抵消了3%的匯率不利影響。
該業務通過成功的業務機會管理模式、電動汽車應用增長以及重組KEPCO為生產型合資企業所帶來的初步貢獻,抵消了全球汽車制造量下降的影響,實現了銷量的連續增長。
乙酰基產品鏈↓
凈銷售額為15億美元,環比下降5%,因為銷量下降3%以及2%的匯率不利影響。
銷量環比下跌,主要是因為德克薩斯州明湖工廠的兩家最大的外部原材料供應商出現供給中斷,從而導致產能下降。供應中斷已經得到解決,明湖工廠的乙酰基產品鏈目前已經全速開工。
醋酸纖維素↓
凈銷售額為1.19億美元,銷量環比下降6%,價格穩定。
公司啟動對醋酸纖維素業務的戰略性改革,將乙酰基產品鏈中的醋酸薄片和纖維素過渡到乙酰基產品鏈業務中,作為醋酸的下游衍生品。
伊士曼:銷售收入2,784百萬美元
2022年第二季度與2021年第二季度各業務的業績對比
1 特種材料:銷售價格上漲13%,抵消了匯率的部分不利影響,推動銷售收入增長10%。整個業務的銷售價格全面上漲,以特種塑料為首,其次是高級中間膜。
2 添加劑及功能材料:銷售價格上漲20%,銷量/產品組合上漲11%,抵消了匯率的部分不利影響,推動銷售收入增長27%。以護理添加劑和涂料添加劑為首,銷售價格上調的原因在于原材料、能源與分銷費用上漲。
3 化學中間體:原材料、能源與分銷費用的上漲以及持續收緊的市場環境使銷售價格上漲19%,推動銷售收入增長17%。
4 纖維:原材料、能源與分銷費用上漲推動銷售價格上漲12%,但銷量/產品組合的少許下滑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銷售收入增長9%。
科萊恩:強勁的銷售增長和盈利性改善
2022年第二季度持續經營業務銷售額為13.01億瑞士法郎,對應以當地貨幣計增長29%,其中25%為有機增長,以瑞士法郎計增長26%。護理化學品和自然資源業務領域銷售增長尤為強勁,超過了催化劑業務領域的擴張程度。
總體來說,“增收不增利”是今年上半年部分化工企業遭遇的情況。財報“成績單”的背后,企業提及的多數原因與物流持續受限、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漲等有關。除了上調產品價格這一應對舉措,個別企業也在尋求積極措施,如持續加碼循環經濟相關項目的布局,以化解行業周期波動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