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廣東達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誠”)董事、副總經理萬松洲提出將立足人工智能和環保兩個方面,作為企業目前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廣東達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萬松洲
一場影響全球的疫情,拉響了包裝市場供應鏈的攻防戰,隨之出現包裝市場的供應鏈供應困難,導致訂單延遲,復工困難重重,影響層層深入。“我認為疫情過后,包裝的環保性、設備的人工智能化轉型必將加速。”疫情把衛生健康便利包裝推向了“風口”,萬總認為企業必須做好長遠規劃。回顧達誠的發展,不難發現“鞏固、創新”是其主旋律。
去年,達誠推出WSJP系列雙螺桿擠出機組,基于多年積累的成熟技術,提出了綠色環保概念,該設備具備高產量(每小時達到1.5噸PET產能)、低能耗、優成型等特點,還適用于PET、PLA全生物降解料、淀粉基降解料生產。值得一提的是,整機還采用PLC等人工智能控制,能夠實現參數設置、數據運算與反饋、報警并可設置遠程技術服務和支持等人工智能化控制功能。
“今年,我們將重視兩個概念的發展,一個就是人工智能化的整體解決方案。”萬總介紹,智能化主要在中央集中供料、擠出片材、熱成型、卷邊、檢測、掃碼、貼標、包裝,直接輸送到倉,一條龍自動化完成,包括自動邊料回收等流程實現少人化工廠。再通過智能化應用,只要一臺手機就能夠實時了解各條生產線數據,若出現故障則達誠會提供遠程技術支持及排除故障的服務,形成智能化生產閉環。
另一個產業是環保概念,從中短期來看,通過技術的創新研發和提升性能,提高設備產量,減少如人工、廠房的能耗,無形中節約社會資源。“這是實際意義的環保,從早期每小時產能200斤,提升到1.5噸,用一臺能抵幾臺設備理念去做,提高生產效率。”萬總進行了環保概念的初步探索,他認為環保的長遠發展方向是PLA全生物、淀粉、秸稈降解材料的使用,這也是全球共同關注的熱點。
調查顯示,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升級和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使得國內消費體量的擴大與消費水平的提高,行業將釋放市場的容量。“可以預見,包裝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塑料、環保片材擠出和熱成型裝備是達誠發展的方向,在此基礎上加速環保和智能化進程,解決客戶增長的需求。”
達誠以創造中國高品質的塑料和環保片材擠出及熱成型裝備為己任,目前是國內外多家著名大型企業的設備供應商,憑借核心技術、可靠品質、高效節能和周到服務滿足中高端客戶的需求。“我們將立足常規產品,在此基礎上鞏固、發展、再提升、再創新,提供給廣大客戶最優化的解決方案。”萬總說。